由山东大学与山东九州控股集团旗下成颐堂中医科技研发团队共同开发研制的饮久舒植物饮品,凝集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潜心的科学研究。投放市场以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项目产品还被中国人寿承保。
有谁知道?一瓶饮久舒后面,究竟有多少可以述说的故事——
饮久舒的研发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智慧
饮久舒,是山东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王凯教授研发团队,经过多年临床精心研制的药食同源植物饮品,由玉竹、乌梅、紫苏、大枣、山药、茯苓、枳椇子、木瓜、淡竹叶、芦根、陈皮、赤小豆等12种名贵中草药材组成的配方,采用超微粉碎混合技术,同时添加高效辅助因子,融合在这一瓶饮久舒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中药的珍贵之处。
作为一种植物饮品,饮久舒同时还是承载和诠释药食同源的思想载体。《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3年8月第45卷第8期发表的一篇学术性文章《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饮久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指出:
“药食同源思想源远流长,《黄帝内经太素》记载:‘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基于此,导师王凯教授研制了由紫苏叶、乌梅、茯苓、芦根等12种药食同源中药组成的饮久舒。”
“药食同源是中医本草养生的特色优势,也是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领域。早在《周礼•天官》《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千金方》等古籍中即有所记载。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了110味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饮久舒组方药物均为药食同源药物,其中枳椇子、木瓜、淡竹叶、芦根、陈皮祛湿利尿行气;紫苏叶、大枣、山药健脾养胃化浊;玉竹、乌梅生津止渴防伤津。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祛湿、行气化浊、生津止渴之功。”
药食同源思想的精髓之处,就在于“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既然是食物,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食用;既然是药物,又可以治病的。因此,即使是平时吃,虽然没病但也可以起到防病的效果。
药食同源的思想,与中医“秉承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医学宗旨也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为药食同源思想载体的饮久舒,它的研发更是展现出了中医药文化的智慧。
饮久舒倾注了研发生产团队的心血
氧灸仪、负氧离子净化舱以及由山东大学肝病研究所研发的药食同源饮品饮久舒,是九州控股集团成颐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三大主打产品,问世以来已经惠及了很多人,号称“成颐堂三宝”。
饮久舒的诞生,有一个故事。
2019年,九州控股集团董事长刘钦松有幸结识了山东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王凯教授,在交流中得知王教授有养肝护肝保肝并且还能解酒的纯中医药植物、药食同源的专利配方,当时刘钦松非常激动。经过和王凯教授长时间的讨论研究,经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精心布局,王凯教授组建了研发团队。通过反复的临床试验,不断对配方加以修正和改进,使它不仅有效果还能够适应大众品味;刘钦松组建了生产技术攻坚团队,到处考察引进和改造生产设备,从中药原料的挑选、提取、清洗、晾晒、泡制、蒸煮、过滤、浓缩、灭菌、和灌装等诸多方面,研究生产工艺,并且投资建造了130余米长的饮久舒生产和灌装流水生产线。
提取罐
灌装设备
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在研发和生产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饮久舒诞生了。
经过两年来上万例试饮用者体验,他们喝了都说效果很好!酒前喝了饮久舒能增加酒量,酒后喝了饮久舒不难受,很舒服。
而王凯教授团队的试验成果,也在《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年3月)及《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3年8月)得以发表。
长期的实践中得出结论,饮久舒有六大优势:
1、“纯”,纯中药;
2、“安”,药食同源,安全无毒;
3、“零”,零添加,无任何添加剂;
4、“十”,10 倍浓缩;
5、中药复方,12味中药(“君臣佐使”);
6、资质齐全,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齐全、产品检验合格。
饮久舒拉动一条大健康产业链
一瓶饮久舒,在大健康产业所有产品中看似微不足道,但一瓶饮久舒,不仅仅只是由12种药食同源中药材组成的植物饮品这么简单。它的背后,却形成了一条农副产品中药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目前,山东九州控股集团公司拥有GMP洁净车间1.5万平方米,建大型烘焙及晾晒车间20000平方米,切片及无菌包装车间2000平方米,年加工中药材40万吨;培植农副产品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5余家,发展种植大户500个以上。建设集生物提取线、中药饮品、中药材深加工生产基地。在高新区、东阿、冠县等乡镇发展道地、大宗、名贵中药材种植5万亩,主要品种以灵芝、茯苓、芦根、淡竹叶、苍术、五味子、杜仲、连翘、柴胡、金银花、皂角、桔梗、芍药等为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山东网www.xinshandong.cn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山东”。在这里,发现齐鲁之美,读懂不一样的山东。
主 编 | 阿 勇
编 辑 | 袁岱松 盛雪峰 齐庆伟 尹延哲
运 营 | 陈文举 崔丽君 高 辉 王庆忠
特 约 | 郭凯顺 张江城 鲁以刚
扈保邕 安怡悠然
总编辑 | 袁朝军
总监制 | 江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