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娱乐 > 影视大观>正文

电影《半条被子》的缘起和坚守

时间:2020-11-11 12:43:48    来源:新山东网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文/赵丹  刘叶勇

2020年9月28日,《半条被子》被列为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电影局共同主办的“学‘四史’ 迎百年——2020我的电影党课”特别活动推荐的电影的第五部影片。2020年10月,在上海财经大学大学生艺术中心,红色电影《半条被子》主创走进校园,上财党校2020年第2期师生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学院集体观看了影片。

“半条被子”诠释了军民鱼水深情,彰显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和本色。电影于2019年5月开拍,10月经国家电影总局批准,发放了电影公映许可证。2019年11月参加第28届厦门金鸡百花电影节,被选定为民族电影开幕影片。《经济日报》作了《半条被子点亮荧幕》长篇报道。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百部电影工程,国际金童象儿童电影节红色主题优秀影片,北京民族电影金石榴——传承红色基因优秀影片,第三届中国农民电影节最适合农民观看的乡村题材故事片。2020年9月5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映后,电影导演赵友讲述了自己创作《半条被子》电影的初衷。希望这部电影可以让全体学员了解红军在艰苦奋斗的岁月里依然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体会片中的中国共产党青年党员成长的心路历程。

主创人员被故事打动

《半条被子》这部影片是根据红军长征路上的真实故事进行创作。1934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来到湘赣边界的湖南省汝城县进行休整,其中一支部队进入了沙洲村。不少村民见状都躲到了山里,可是大家发现,这次来的部队和以往只会抢东西的白军不同。三个歇脚的女红军,在徐解秀的屋檐下和衣而睡,看到红军这个艰苦,她让三个女红军住在了家里。因为家里穷,徐解秀的床上只铺了稻草和破棉絮。其实,由于军用物资匮乏,三个女红军也仅有一条被子。晚上,三名女红军和徐解秀睡一张床,盖一条行军被。之后,红军要开拔了,女红军看到徐解秀家里连一条像样的被子都没有,就把那条行军被剪开,把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

从电影的主题出发,这是一部党史教育的类型片,想要讲好这个故事其实有一定的难度。电影的编剧蒋志飞是最先想表达这个故事的人,他是一名湖南长沙研究党史的工作者。2016年10月21号,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蒋志飞非常受鼓舞,心情激动。他心想作为一个党史工作者,要是能够把半条被子的故事能够深入的挖掘出来表现在读者、观众面前,是他最大的荣幸。并且得知半条被子的故事就发生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之后,增加了他对这个题材创作的冲动与动力,开始着手对故事进行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有了这样的想法,蒋志飞和导演赵友提出了想拍摄这个故事的想法。赵友深深地被故事打动。他感到作为一个影视人,如果不把这样一个典型的红色故事传播出去,总感觉有些不舍。导演和编剧多次论证剧本。细细思考如何展现三个女红军和瑶族妇女徐解秀的故事。

走访调研尊重史实

《半条被子》主创团队,多次走访沙洲村,和故事的发掘者罗开富5次汇报,修改20多稿。

编剧蒋志飞老师在收集“半条被子”故事史实的时候,湖南省广播电台也邀请他创作《半条被子》的广播剧,要把故事搬上舞台。接到这个任务后,蒋志飞立即奔赴汝城县沙洲村。当时,沙洲村一片泥泞地,走进去的时候脚上都是泥。他采访了徐解秀的后人,也同当地党史部门、宣传部门的同志进行座谈会,梳理了一些半条被子故事背后的疑问。


2018年夏,蒋志飞的剧本完成了,但是一直苦恼谁可以修改完善这个剧本。后来朋友告诉他,要去北京请故事的发现者罗开富先生提意见把把关。几经介绍,蒋志飞和赵友在北京的经济日报社见到罗开富副总编。罗开富对剧本首先从尊重党史创作上予以了肯定,并说自1984年挖掘了这个故事之后,已经先后见过十几个剧本但从来都不满意。比如说三个女红军的身份问题,在之前那些剧本里没有表达,但在蒋志飞的这一稿里有体现,是剧本真正做到从党史角度的挖掘,而不是没有根源的艺术想象。同时对剧本有提出了具体的修改的意见:比如说三个女红军,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半条被子被子从哪里来?最后要到哪里去?等等这些问题。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蒋志飞和赵友将这个剧本修改了20多次。

最后,在2018年10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半条被子》剧本研讨会。请来了电影节的专家。当时电影界的专家、党史专家、罗开富以及作协的专家给剧本提了修改意见。蒋志飞根据修改意见,把剧本再三打磨。完成以后,正好第2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电影栏目在征集剧本。蒋志飞把剧本投到征集办公室了。后来,剧本获了第2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题材的优秀剧本。

半条被子一个故事几代感悟

电影上映,很多观众被三个女红军给徐解秀送半条被子的故事所打动。

上财的学生刘叶勇观影感受到:《半条被子》作为一部长征题材的革命类型片,以真实故事的原型为基,通过三个女红军与徐解秀的复合视角,突破传统的宏大叙事范式,再现了红军长征时期军民鱼水情的故事。也就是说,它把视角从男性的、指挥员视角转移到了女性的、士兵的视角,重提阶级立场解决了民族矛盾,把影视叙事表达的内核从“侠”文化的立场重新拉回革命的、阶级的立场。这个转变把问题情境的解决从关注军事落实到更为切实的关注政治上来,重新强调了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解释了人民为什么相信共产党、跟随共产党上来。在这个意义上说,这既是向经典范式的回归,也是对商业范式的再突破。


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院卢慧芳是入党积极分子,被半条被子的故事深深打动。她感言: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讲述了这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半条被子”电影的故事也是拍摄放映了。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多么普通的话语,确实在老人心底埋着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家训告诉孩子们永远跟党走。看了电影,我又坚定了自己对于中共共产党的认识。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从这个故事当中,汲取崇高的理想信念,愿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贡献。

回顾半条被子的故事,另外半条被子在哪里,是所有人的牵挂和疑惑。徐解秀对罗开富谈到,当时女红军们想把自己的行军被给她,但是她表示坚持不能要,女红军用剪刀剪开了被子,才有了半条被子。女红军临走的时候说:我们以后解放了和平了还会到这来看你们,买床新的被子给你们。


上世纪80年代,邓颖超知道了这个故事,在全国发起了寻找三位女红军的活动,并联合15位老红军,给徐解秀家人送去一条被子,但遗憾的是那三位女红军一直没有音信。1996年,被半条被子感动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学生签名的一条被子,也送到了徐解秀家人手中。

那条留给徐解秀的半条被子,在战争中被国民党烧毁了。现在,沙洲村有了半条被子的陈列馆,邓颖超和学生们送的被子,在那里展出。半条被子留给了人们几代人的记忆和感动,随着电影《半条被子》的热映在影响更多人。

作者介绍:赵丹,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老师。刘叶勇,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

编辑/何韵诗

签发/崔丽君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