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清晨,聊城市东昌府区广平乡张家楼村委会大院里,三口铁锅升起袅袅炊烟。村党支部书记徐效冉与志愿者们扎着围裙,将刚包好的一屉屉饺子倒入沸腾的锅中。这是该村举办的第三届母亲节饺子宴,全村100多位70岁以上妇女围坐长桌,在响器班《母亲》的旋律中,咬开热腾腾的饺子。
师范毕业的徐效冉第一次走进村史馆时,目光被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钉住。那是1945年日伪军在"三光"暴行中的历史遗存,凝结着333位先烈的生命。这个80后年轻人忽然明白,英雄村的振兴不仅是经济复兴,更是要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继续奔涌。
五月的晨光里,石磨坊的轰鸣声唤醒了沉睡的村庄。村党支部书记徐效冉带着村民复原传统石磨工艺,让"张家楼石磨面粉"在直播间里一夜走红。隆隆的石磨声被网友称为"历史的声音"。"这袋面粉承载着英雄村振兴的希望。"在石磨坊里,徐效冉轻抚“鲁昌红磨坊”面粉的包装袋,目光坚毅。
"当年先烈用鲜血守卫土地,今天我们要用麦香延续传奇。"刚出锅的第一盆饺子,被徐效冉端往烈士陵园。石磨坊的电商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与陵园松涛声交织成奇妙的合奏。这个曾用鲜血浇灌土地的村庄,正在用麦香延续英雄的传奇——那些没能走进春天的生命,终将在子孙的炊烟里获得永恒。
抗日英雄村张家楼
张家楼村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广平乡北部,距广平乡政府驻地3公里,距茌平县城10公里。
抗日战争时期,张家楼是一个近千人的大村子。日军侵入茌平后,该村属伪茌平县第二区。村子周围有多处日伪军据点,日伪军不断对村民催粮、要给养,村民受尽日伪顽军的勒索。为摆脱日伪军的占领统治,该村群众多次进行反抗和斗争。
1944年9月30日(农历七月二十四日),在茌平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帮助下,张家楼村成立了300多人的抗日民兵联防大队,下设3个中队,大队长是张承刚,副大队长是张承新。
抗日民兵联防队成立的当天即向村民宣布了两条规定:一是从今以后,全村人民抵制敌人的一切摊派,对日伪一粒粮食不交,一厘捐税不纳,任何公差不出。二是筹集武器,购买钢枪,修筑围寨,武装抗敌。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村子四周筑起又高又厚的土围墙;民兵筹集到115支各种枪支、6门“大将军”土炮、12门“小将军”土炮和许多大刀长矛。同时采取了站岗放哨等防范措施,村外一里地内不准生人靠近,村民外出要请假,外人进村要由民兵告知户主来领,并限时离开,形成了严密的抗敌防御体系。从此,张家楼拒交敌人一切摊派,武装反抗敌人进犯骚扰,并影响带动了周围十几个村子的抗日活动,成为敌人占领腹地中一个坚强的抗日堡垒村。
日伪军广造舆论,说张家楼是“八路村”,多次派特务到村内刺探情报,均未得逞。1944年农历腊月间,茌平县伪县长李岐山率所属伪军和治安军2000余人,先后两次攻击张家楼。第一次打了一天未攻进村,第二次攻进村后民兵联防队和群众已转移,只烧了部分房屋。
对于日伪顽军的袭扰活动,中共茌平县委除让张家楼民兵联防队适时转移外,先后迅速在张家楼以东、东南的周庄、马庄、殷庄、贾庄、张老庄、吴起庄、从庙、魏庄、姜庄、梁庄、韩阁等十多个村庄组织起民兵联防,使张家楼以南、东南的抗日游击区边缘村于海子、胡明宇和伪第三区抗日游击区张二尤、李家胡同、木梳刘相联,形成了纵横220多平方公里的游击区。该游击区直通茌(平)南抗日根据地,孤立了广平敌据点,更威胁着沙土寺伪第三团团部。日伪军对此极为恼火,日本顾问井上和李岐山等多次密谋袭击张家楼村。
1945年3月26日(农历二月十三日),日伪军探知茌平县抗日大队驻扎在张家楼,决定请驻聊城的日军支援偷袭。3月28日(农历二月十五日)下午,聊城派出治安军一个团和60多名日军,配备重机枪1挺、轻机枪5挺、掷弹筒5个,由一名中尉率领。当晚,李岐山决定以2900人的兵力偷袭张家楼。当时,张家楼有民兵联防队员300人,其他有自卫能力的青壮年男女100人,105支钢枪,还有6门“大将军”(自铸土炮)、10多门“小将军”、60多支大抬杆和许多土枪。原计划支援张家楼联防大队的茌平县大队,在张家楼住了一天一夜,因没得到敌情,已经转移了。
3月29日(农历二月十六日)清晨,日伪军包围了张家楼村,并从寨东门进攻。村内一阵钟声,全村男女老少纷纷登上寨墙抗击。战斗相持中,茌平县大队速来支援,日伪军丢下十多具尸体逃回茌平。
对于张家楼的屡次抗击,日伪军很恼火。日本顾问井上对李岐山说:“对张家楼要速战速决,不然后患无穷。”为此,30日(农历二月十七日),井上又从临清抽调30名日军和一门大炮,驻聊城的治安军又增派一个团,李岐山把180人的机枪营从袁庄调到茌平待命。日伪军总兵力比前一天增加了800人。李岐山对部下的指令是“烧光、杀光、抢光”,“谁的刺刀不见血按八路制裁”。
当晚,茌平县抗日县长兼大队长徐效参获悉李岐山调日军和重炮要血洗张家楼后,亲自写信给张家楼民兵联防队,要求全体村民撤离,不要固守,并让张家楼民兵王培山速回村报信。可是,王培山在回村路过沙土张时醉酒,没能及时回村,贻误了战机。
3月31日(农历二月十八日)拂晓,日军顾问井上、李岐山带领3700多名日伪军和治安军包围了张家楼。治安军分布在村南面和东南面,全部日军、大炮、重机枪和机枪营分布在村北面和东北面,准备从北面进攻。上午8时许,日军连放三炮,把紧靠北门的寨墙轰开了个城门楼大小的洞,日伪军齐拥入村,接着集中火力,向村内发动了更猛烈的轰击。攻上寨墙后,日伪军的机枪、步枪等轻重武器组成密集的火力网,射向村内抗日群众和房屋。从北门进村的日伪军见人就杀,遇柴就点,见房就烧。刹那间,火焰四起,狼烟滚滚。
张家楼民兵拼命抵抗,但火力压不住日伪军。张承岗发现寡不敌众,立即组织突围。张承新带领20多名民兵从南门冲出寨子,被治安军机枪封锁,民兵和跟随的群众全部遇难。县大队的联络员张同禹等3人带领150多名民兵和群众继续突围。他们击毙了治安军的指挥官,趁治安军慌乱之际,从老路沟绕道冲出。当后边的群众再突围时,遇治安军火力封锁,大批群众遇难。此时,张承岗在村内战斗中负伤,村民们失去了指挥,乱作一团,四散逃命。当30多名青壮年男女从南门下的地道口逃出后,治安军马上调转机枪扫射这些无辜百姓,倾刻间,群众横七竖八躺了一地,死者的身上、脸上流满了鲜血。
9时许,日伪军进入巷院挨家挨户搜索残害,非杀即绑,非掠即抢,又有大批群众被日伪军刀挑枪杀在血泊中,整个张家楼完全笼罩在血腥恐怖气氛中。村民小顺全家14口人,除躲藏起来的,其他人包括他的父亲、叔叔、曾祖母、祖母和姑妈都先后被日伪军杀死在南寨壕和大街上。日军伪军进小顺家的宅院后,小顺被母亲紧紧地抱在怀里。1名日军和1名伪军问其母:“土八路的有?”其母说:“我家没有八路军。”日军一枪托子将娘俩打倒在地,母亲趴在8岁的儿子身上不敢起来。日军用刺刀朝她脊背上狠狠刺去,母亲当即死亡,小顺在母亲身下幸免一死。接着,日伪军挨屋搜索,放火烧了他家的13间房屋,牵走驴牛各一头,家产全被抢尽烧光……
日伪军在张家楼村持续烧杀两个多小时,全村333人遇难牺牲,271人负伤,264人被捕,7人被抓去日本当劳工。全村被烧毁民房2723间,被抢走耕牛86头、大车48辆,其他财物不计其数。
日伪军的屠杀,使得张家楼东南门外的小场院里和村内街道、胡同、宅院里躺满了被杀的群众,路上、墙上满是血肉脑浆,村中到处堆着骨肉脏腑,惨绝人寰。12时许,得到消息的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基干三团和茌平县大队先后从东、南两个方向赶来张家楼抗击日伪军,营救群众。但为时已晚,日伪军已于11时左右押着逮捕的群众和所抢物资撤走了。
1945年9月下旬,茌平县城解放,沾满人民鲜血的李岐山被击毙,制造“张家楼惨案”的刽子手受到惩罚。1959年,在全国民兵大会上,张家楼村被誉为“抗日英雄村”。1971年,在张家楼抗日遗址建成革命烈士陵园和抗日英雄纪念碑。1977年12月,张家楼抗日遗址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新山东网www.xinshandong.cn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山东”。在这里,发现齐鲁之美,读懂不一样的山东。
编辑中心
总编辑 | 阿 勇
编 辑 | 尹延哲 李少华 李遵宪
融媒中心
主 任 | 陈文举
特 约 | 郭凯顺 陈秀蓉 王继龙
杨玉建 谢忠设 任建国
运营中心
主 任 | 袁朝军(兼)
统 筹 | 盛雪峰 陈玉海
AI中心
主 任 | 王 龙
虚 拟 | 鲁小智 鲁小慧
技 术 | Deepseek 文小言 腾讯元宝
Kimi 蓝心小V 豆包
活动中心(飞天龙翔酒道馆)
主 任 | 郝良英(经理)
创意中心
主 任 | 杨 平
16市频道
主 任 | 袁岱松(兼)
新山东网诗书画院
院 长 | 郝蜀生
副院长 | 孙振春
山东大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 袁朝军(总监制)
总经理 | 袁岱松(出品人)
通 联 | 0635-7770878
邮 箱 | 15006358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