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建引领 > 红色场馆>正文

精神灯塔 红色印记

时间:2024-06-25 17:37:45    来源:新山东网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参观孔繁森同志在莘县事迹陈列馆有感

作者 | 孙铁民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以其卓越的贡献和崇高的品质,书写了不朽的传奇。其中,孔繁森同志就是一位备受敬仰的楷模。

作为一位来自山东省聊城市、拥有孔子家族血脉传承的人物,孔繁森的人生历程充满了荣耀与辉煌。他在1944年的诞生后,于十八岁的年纪选择入伍,成为了一名勇敢的士兵。在此期间,他连续多年获得"优秀士兵"称号,展示了他坚韧的精神力量及卓越的品格。直至1966年,他成功地加入了共产党,开启了一段充满荣誉的党龄生活。

在1979年的那个时刻,当时担任聊城地区宣传部门副部长职务的孔繁森决定响应国家的号召,前往西藏开展工作。他在那里度过了漫长的时间,走遍了所有的村庄和牧场,并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他的行动展示了他对党的忠实奉献精神和他对于民族和谐的坚定信念。

在山东聊城莘县马西生态文化园,有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事迹陈列馆,记录着他为这片土地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莘县,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见证了孔繁森同志的奋斗历程。他在莘县的县委副书记职位上工作了四年的时间,这期间他和当地居民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他的足迹遍布各个角落,倾听民众的声音,关注他们的痛苦,以实际行为展示了他对人民的忠诚服务。尤其是在1987年,当莘县刘庄乡的于楼村遭遇龙卷风灾害的时候,他立即行动起来,指挥救灾,协助村民们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家。这种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他的一生,是对党和人民忠诚不渝、无私奉献的最好诠释。

当我们步入位于莘县马西生态文化园孔繁森同志在莘县事迹陈列馆的时候,似乎跨越了一段时光隧道,重新体验到那一段充满了热情拼搏的时代背景下所发生的故事。作为一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极高的领导者,他在任职于西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职位上负责文化教育部的工作任务之时,深入研究并掌握所有学校的情况及其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了促进当地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并且优化其设施环境,他还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去推进这项工作的进展。然而,孔繁森的教育贡献并不仅限于西藏。在莘县,他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81年,孔繁森结束了第一次援藏工作,回到莘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在这个岗位上,他分管文教、卫生、党群、政工、政法、社团工作,为莘县的发展兢兢业业、事必躬亲。这种对教育的坚定追求和无私奉献,让我深深地感到敬佩。

踏入孔繁森同志在莘县事迹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和实物。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现了孔繁森同志在莘县工作期间的情景。他亲身投入到农田边陲,与民众共享食宿与工作,通过具体的作为实践了党的群众政策。他关心群众疾苦,为无依无靠的老人嘘寒问暖,为生活拮据的群众慷慨解囊。他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勇于担当,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尊敬。

在孔繁森同志在莘县事迹陈列馆中,我们还看到了一幅名为《路遇》的油画。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孔繁森同志在路边遇到一位焦急等车的老人时的情景。他毫不犹豫地扶老人上车,并与她拉家常。得知老人生活困难后,他毫不犹豫地把身上仅有的24元钱塞到老人手里。这种一心为民的炽热情怀,令人感动不已。

除了这些实物和油画外,陈列馆还以图片、场景、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孔繁森同志的典型事迹。这些事迹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的为人处世和工作作风。他始终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誓言。他的一生,是对党和人民忠诚不渝、无私奉献的最好诠释。

孔繁森同志在莘县事迹陈列馆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孔繁森同志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还能够从中汲取到前行的力量。他的业绩促使我们不断坚定对党和人民的忠实与深情,始终不渝地维护自己的信仰和职责,勇于承担责任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孔繁森同志在莘县事迹陈列馆不仅是一座纪念馆,更是一座精神的灯塔。它激励我们永远不应忘却过去、追思逝去的英雄们,继续传递他们奉献给大众、服务人民的精神遗产。在迈向新时代的道路上,让我们以孔繁森为楷模,坚守岗位、勤勉尽责,向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当前,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须铭记并传承孔繁森同志所体现的高贵品质,持守本心、牢记职责,竭尽所能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兴起,助力实现中华梦想。同时,我们需持续维系这股革命文化遗产,激励更多群体领会并借鉴孔繁森同志的显著业绩与崇高风采,共同投入力量,为民族的振兴打造壮丽图景。

注:作者孙铁民系山东省莘县大王寨镇明德小学校长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新山东网www.xinshandong.cn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山东”。在这里,发现齐鲁之美,读懂不一样的山东。

主   编 | 阿   勇
编   辑 | 袁岱松 尹延哲
运   营 | 陈文举 盛雪峰 陈玉海
特   约 | 郭凯顺 李遵宪 陈秀蓉
总编辑 | 袁朝军
总监制 | 江妹芳
通   联 | 15006358123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