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综合 > 头条山东>正文

山东农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时间:2024-09-16 09:55:15    来源:大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数据整理:毛鑫鑫  制图:唐亚迪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5元增加到23776元,人均消费支出从38元增加到16075元,居住条件从“简陋狭小”到“宽敞舒适”,出村道路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宽阔整洁、平坦通畅……新中国成立75年来,山东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档升级,农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75年来,山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先后跨过百元、千元、万元、两万元关口,呈现跨越式增长。194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5元。从1992年到2003年是较快增长的阶段,由803元增加到3159元,年均实际增长7.5%。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2013年首次突破万元,2021年首次突破两万元,2023年达到23776元。

  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也显著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提档升级。1949年,山东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38元,1979年突破百元关口,1995年突破千元关口,2017年突破万元关口,2023年达到16075元。农村居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非常有限。改革开放初期,耐用消费品主要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等“老四件”。20世纪90年代,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为代表的“新四件”走进农村家庭。进入新世纪,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换代,移动电话、计算机、汽车等逐渐普及。2022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数量分别为98.4台、103台、104.6台;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35.2部、计算机33.2台、家用汽车40.4辆。

  居住条件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居民住房普遍低矮破旧,仅能用于遮风挡雨。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和旧村改造力度加大,农村居民住房变得宽敞舒适。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农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1978年,山东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9.81平方米,2022年增加到44.62平方米。

  今天的山东,基本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所有的村都接上了光纤宽带,农村环境更优美了,公共服务更便利了,广大农民正奔向更美好的日子!(毛鑫鑫)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新山东网www.xinshandong.cn  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山东”。在这里,发现齐鲁之美,读懂不一样的山东。

主   编 | 阿   勇

编   辑 | 袁岱松 尹延哲

运   营 | 陈文举 盛雪峰 陈玉海

特   约 | 郭凯顺 李遵宪 陈秀蓉

总编辑 | 袁朝军

总监制 | 江妹芳

通   联 | 15006358123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ID=407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
    栏目ID=407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