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态资源 > 环境保护>正文

理论研究 | 新举措助力聊城沉沙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2-12 09:51:54    来源:聊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孙玉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指出要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然而面对聊城沉沙区这一特殊区域的生态环境,仅仅依靠常规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措施显然是不够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沙害问题、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必须进行大规模、长周期的绿色生态建设。进行固沙治沙综合治理,把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发展与生态治理相结合,走治沙与治穷共赢之路。

近年来聊城市为了确保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态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从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法治保障和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

位山灌区通过立体感知和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提高算法能力、预测和应急计划能力。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分析水沙关系,探索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水流特征和泥沙淤积分布模式,进一步优化河道泥沙淤积调节。使科学运输和处理泥沙成为可能。

通过将池塘地区堆积的淤泥平整成高地,用原状土覆盖,并配套水利基础设施,这一措施形成的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不仅解决了泥沙清淤弃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改善了人民的耕地条件,增加了沉沙区的粮食产量。

针对池区土地含沙量高的特性,科学选择适合土质且成活率较高的景观林木和经济林木,打造林下露营基地,带动果园采摘、农家乐等相关产业,林下经济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建设油菜片区、樱桃片区、油桃片区等示范园区,开办采摘节,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带动形成连片效应,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农民技术成熟后再输出技术和服务。比如套袋专业队、剪枝专业队、摘梨专业队去外地推广种植经验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通过土地流转招纳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林果维护。土地流转既能定期获得土地流转费用,又能增加一份打工收入。依托独特的林木资源优势及地理条件,与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开创地下养金蝉、地表种植耐阴蔬菜、地上养食用菌的“三位一体”种植模式,种植羊肚菌、灵芝等高收入作物,带动群众就业创业,把“治沙”与“致富”相联系,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同频共振为聊城沉沙区生态改善助力添柴。

通过加强农村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质量,从而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营造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通过设立绿色农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绿色农业项目的研发、推广和实施。专项基金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发展农业保险,出台信贷、投资、税收等优惠政策,发展绿色农业,通过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全面升级,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政府还提供低息贷款和信贷担保以及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方式来弥补资金方面的不足。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聊城市沉沙区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保证农业的产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做出巨大的贡献。〔2024年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两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4296)转发2024年11月18日《聊城日报》理论版〕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新山东网www.xinshandong.cn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山东”。在这里,发现齐鲁之美,读懂不一样的山东。

编辑中心

主   编 | 阿   勇

编   辑 | 尹延哲 李少华 李遵宪

特   约 | 郭凯顺 陈秀蓉 王继龙

校   对 | 洪丽霞

编   审 | 袁朝军

融媒中心

总   监 | 阿   勇

运营中心

总   监 | 陈文举

统   筹 | 盛雪峰 陈玉海

技术中心

总   监 | 王   龙

设计中心

总   监 | 刘海霞

新山东网诗书画院

院   长 | 郝蜀生

副院长 | 孙振春(书记)

山东大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 袁岱松

董事长 | 袁朝军

监事长 | 江妹芳


通   联 | 0635-7770878

微   信 | 15006358123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ID=503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
    栏目ID=503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