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战线 > 名校名师>正文

校园文学 | 孙铁民:我与马西的教育情缘

时间:2024-04-26 10:58:06    来源:新山东网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作者 | 孙铁民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寻求一份自然的清凉便成了很多人内心的向往。莘县马颊河以西地区,简称“马西”,有一处浓荫蔽地、风清气爽的万亩林海,这便是被称为“天然氧吧”的马西林场,孔繁森事迹陈列馆坐落于此。

曾经那一片林海曾是斯芬克斯之谜,在一般莘县人的印象里,昔日风沙弥漫的马西地区是一个荒凉、落后又沉寂的的不毛之地。但作为马西人,我见证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备感自豪。

因为我本人生在马西、长在马西,整个小学、初中的学习都是在马西附近学校完成的。所以我对农村教育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因此,我大学毕业后,立志要扎根农村从事教育事业,把爱献给这里里的孩子。几十年来,我以忠诚为笔,以岁月为纸,以躬行为墨,书写着一名乡村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坚定执着。

晨光初现,我便匆匆赶到学校,准备迎接第一个到校的学生。日暮时分,放学铃响,我便早早地候在校门口,送走最后一个离校的孩子。年年岁岁,孩子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声简单的问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家长放心、孩子安心局面的形成,靠的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坚守。

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校园生活,我已经细细品味了多个年头。不知有多少个日夜,在这条教育“长征路”上,历练了自己笃定的心志,丰富了自己的育人情怀,为自己深爱的热土献身教育我无怨无悔。

在这所小小的乡村学校里,一师一生,一班一课,一草一木,都是我心之所系,都是我情之所牵。看着这一个个自己呕心沥血谱写的音符渐成乐曲,心里满是幸福的旋律。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但更需要独特人文情怀和文化底蕴。回顾自己多年的教育经历,我深知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有多重。作为一所农村小学的守望者,我就像一棵树,将传递知识与灵魂的种子深深扎在乡村教育这片热土上,让学生们沉浸在知识的荫凉中,用“责任”践行着一名党员教师的使命和担当。(作者系莘县大王寨镇明德小学校长)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新山东网www.xinshandong.cn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山东”。在这里,发现齐鲁之美,读懂不一样的山东。

主   编 | 阿   勇
编   辑 | 袁岱松 尹延哲
运   营 | 陈文举 盛雪峰 陈玉海
特   约 | 郭凯顺 李遵宪 陈秀蓉
总编辑 | 袁朝军
总监制 | 江妹芳
通   联 | 15006358123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